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灯光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照明,在舒适健康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频闪现象是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的照明特性之一。
频闪是指照明灯具发出的光以一定频率的明暗波动的现象。频闪不一定都是有害的,当灯具明暗变化的速度足够快,快到人眼无法感知时对人就没有影响。有害的频闪有两种:闪烁和频闪效应,前者用(光)闪变指数(PstLM)评价,后者用频闪效应可视度(SVM)评价。
闪烁是一种在波动频率范围80Hz以下的光照射下人眼可见的视觉不稳定现象,可能导致视觉性能下降,引起视觉疲劳甚至如癫痫、偏头痛等严重的健康问题。《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 -202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 -2024等国家标准中规定光源(光)闪变指数(PstLM)不应大于1。
频闪效应是在波动频率范围80Hz~2000Hz的光照射下、静止观测者观察到物体运动显现出与实际运动不同的错觉的现象,非人眼直接可见,但对人眼的空间感知有较大影响,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及头痛,对人体健康和行为安全有潜在的不良影响。《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 -202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 -2024等国家标准规定:成年人长期工作的房间或场所光源的频闪效应可视度(SVM)不应大于1.3,儿童及青少年长时间学习活动场所如教室、活动室、阅览室及宿舍寝室的频闪效应可视度(SVM)不应大于1。
检测原理:检测按照 《照明检测方法》GB/T5700执行,通过专业的光学传感器和相应的软件,捕捉光输出-时间波形,并进行分析处理。
光源频闪测量仪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