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建市场〔2017〕2号
各造价咨询企业:
为营造诚实守信、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9号)、《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省府令第205号)、《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深府令第240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全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法检查活动。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安排
本次检查共成立2个现场检查组和1个成果文件检查组,检查对象为在我局开展信息登记的104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本地企业56家,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48家)。9月5日至9月19日,现场检查了各造价咨询企业的资质、人员和经营管理等情况,抽取工程造价成果文件50份。10月17日至12月21日,审核了抽取成果文件的合法性和准确性。现场检查和成果文件审核结束后,对本地企业按照现场检查、成果文件检查、日常监管和飞行检查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评(考评结果详见附件2、附件3)。
二、企业总体情况
本次检查工作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一是在检查内容上,结合去年的检查情况和最新改革要求,对检查项目和考评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二是在检查范围上,对去年综合得分98分以上的31家本地企业予以免检(免检企业名单详见附件1),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检查2015年6月29日至2016年8月16日新登记的企业。三是在成果文件抽查方式上,由现场抽查改为在企业日常填报的统计报表中随机抽查,突出检查的随机性、客观性和公平性。检查结果表明,我市造价咨询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体现在:
(—)多数本地企业经营管理规范,资质(资信)条件达标。大多数企业能够做到规章制度健全、办公硬件合格、专业人员充足、从业执业行为合法,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比较规范。
(二)吸引大量外地企业来深圳从业。由于整体建设投资环境优良、行业发展规范及市场开放等因素,来深登记从业的外地造价咨询企业越来越多,自去年现场检查结束以来,新增外地企业50多家,总数达到近100家,在数量上已超过本地企业。
(三)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逐渐深入。许多企业实现了造价成果文件的电子化管理,将完整的造价档案保留在服务器上,可以随时查阅、调用,为造价管理提供各种数据支持;还有一些企业开发了标准化的全流程管理平台,项目从启动、审批、编制到完成归档,所有的环节都在平台上操作,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以大幅提升。
(四)成果文件编制质量较高。本次共审核造价成果文件50份,其中竣工结算22份、招标控制价24份、施工图预算4份,涉及工程造价合计约44.5亿元。审核工作共分为专家审核、小组长复核、部门集体讨论、受检企业核对四个阶段。从造价成果文件的最终得分情况看,90分以上的30份,占全部造价成果文件的60%;95分以上的15份,占全部造价成果文件的30%。由于免检政策的实施及抽查方式的调整,与2015年相比较,本次执法检查90分以上成果文件的比例有所减少,但总体质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三、企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造价咨询行业的总体水平逐年提升,但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整改和规范。
(一)个别企业资质(资信)条件不达标或资质(资信)证书未延续。深圳市建恒源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人数不满足资质要求(已整改完成)、深圳市京圳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因办理公司合并事宜,技术负责人等不符合资质要求(已整改完成);广东鲁班行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力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海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到期,未及时办理延续手续,已暂停从业。
(二)部分企业受检工作准备不充分。部分企业对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人员未到场或资料不齐全。本次检查有16家本地企业的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未到场,占检查企业总数的29%;还有一些企业受检资料提供不完整或不及时,影响了检查进度。
(三)统计报表未及时报送或报送内容不准确。本次执法检查成果文件从企业日常报送的统计报表中抽取,检查发现,深圳市精确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河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威宁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存在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的情况;还有部分企业报送的统计报表不准确,存在项目未完成提早上报或项目已完成却未及时上报等问题。
(四)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从业行为不规范。此次外地企业检查对象为近一年来新登记成立的企业。多数公司刚刚筹备完成,软硬件配备都相对薄弱。48家受检企业中,办公场地合格、造价师在场3人以上的企业为20家;4家企业办公场地与注册地址不符(已全部整改完成);多数企业尚未开展造价咨询业务,有已完成项目的仅有9家企业;还有2家企业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五)港资企业从业管理有待加强。伟历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和柏建建筑工程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为港资企业,在管理模式、从业理念和内部操作流程上跟内地企业有所不同。一是成果文件编制方面并非采用深圳计价模式,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其成果文件进行抽查打分。二是对内地的政策法规有理解上的偏差,在资质(资信)证书的申请、延续和升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六)部分企业成果文件编制不严谨。本次审核的成果文件中,有33份存在清单项目套用消耗量标准及子目换算不合理的问题,有19份存在工料机价格未按招标文件规定或施工合同约定计取的问题,有36份存在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符合招标文件、清单计价规范、现行计价规程的问题,以上数据反映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相关计价标准、规范、规程的学习和执行上存在不足。
四、企业整改情况及工作要求
(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全部反馈至企业,截至12月27日,现场检查中存在问题的企业已整改完毕。成果文件审查中发现,深圳市威宁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存在超资质承接业务的行为,目前正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后续处理。对于部分造价成果文件项目特征描述不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要求及清单项目套用消耗量标准及子目换算不合理等问题,造价咨询企业应加强相关规范、规程的学习、培训,建立完善的业务操作规程、质量保证制度,形成规范、统一的编审标准,提高造价成果文件编制质量。
(二)各造价咨询企业要结合此次检查的情况,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企业建设,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探索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提升业务和服务水平,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共同推动我市造价咨询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模式。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结合本次执法检查的具体情况,今后的监督检查将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在方向上,从注重监督检查为主,转变为监督检查和服务引导并重。二是在方式上,从开展年度全面执法检查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开展多层次的动态监督检查为主。
(二)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建立造价咨询企业监管服务平台。监管服务平台拟涵盖企业资质(资信)信息、人员信息、项目信息和诚信信息等内容,做到数据全面、实时更新。通过对企业日常监管、执法检查、成果文件管理等信息的全面整合,建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二是推动企业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探索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完整的成果文件数据库,提升业务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成果文件抽查力度。一是利用造价咨询企业监管服务平台,建立企业项目信息库,执法检查时从企业项目信息库中随机抽取成果文件。二是结合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受检企业成果文件专业单一、清单子目较少,无法真实体现编制质量等问题,进一步细化成果文件抽取和检查标准。三是采用专项检查的方式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成果文件的检查深度和广度,对成果文件编制质量及价格组成进行重点核查和分析。
附件:1.深圳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法检查免检名单
2.深圳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法检查综合得分表
3.外省、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执法检查结果汇总表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2017年1月12日